查看原文
其他

小“吃货”帮大忙,余杭餐厨垃圾变废为宝又出新招啦!

2017-07-26 创新余杭

从320国道转疏港大道,靠近余杭崇贤街道龙旋村,这里有一间神奇的“转化工厂”,人们称它为“昆虫农场”。

每天一大早,各村各庄的保洁员们开着电动环卫车,把一筐筐餐厨垃圾集中运到“昆虫农场”。这里有群“大劳模”名叫“黑水虻”,兢兢业业致力于“吃垃圾”,除去动能消耗外,经过它们的生物转化,餐厨垃圾的80%成为高质量的昆虫蛋白,余下的20%成为富含养分的虫粪有机肥。

这间由余杭崇贤街道联合杭州谷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建立的“昆虫农场”,引入了微家禽蠕虫反应器技术,利用养殖黑水虻,将餐厨垃圾高效转化与再利用。成立至今已消纳餐厨垃圾逾480吨,成为咱们大余杭合理、高效、安全消纳餐厨垃圾“先行先试”的样板工程。


吃的是垃圾,转化的是资源

每到夏天,苍蝇、蚊子惹人讨厌,而它们的近亲“黑水虻”却是个“大宝贝”。

“我们选择自然界中喜食腐物的黑水虻进行驯化,培养成大规模、可饲用的昆虫,并利用幼虫的乞食特性,来降解转化餐厨垃圾等有机废弃物。”谷胜农业创始人张志剑博士是浙江大学副教授,他说,黑水虻的生命周期很短,只需两周时间就能将垃圾中的营养物转换为高质量的昆虫蛋白。

养殖黑水虻不仅规避了直接利用餐厨垃圾所带来的种种弊端,还吸纳了崇贤当地富余劳动力,创造了就业机会,带动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。

“虫体饲料是各类饲料蛋白的理想原料,可以供应给生态甲鱼养殖场、水产、宠物等行业,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。”农场场长赵前进介绍,虫体还能提取多糖、壳聚糖等抗癌物质,用于食品、保健品及生物制药领域;虫粪有机肥则是发展有机、绿色农业的理想肥料。

“不是亲眼看到,我还真不相信垃圾这么有用。”崇贤街道龙旋村的李大伯是农场的一名员工,每天目睹垃圾消纳全过程,让他十分支持街道的垃圾分类工作。


技术研发再创新

破解垃圾“围城”

盛夏已至,近期咱们余杭的天气都是用“红色”来形容的。有人问了:“这么热的天,‘昆虫农场’的‘味道’一定不怎么好吧。”事实却不是如此。

“为了不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,我们专门研发应用了除臭功能来应对夏天垃圾臭气熏天的问题。”张志剑说,通过除臭功能的应用,工厂里的氨气指数下降一半,挥发性脂肪酸下降70%,总体的臭气指数下降一个等级。

此外,通过工程措施的调整,如今“昆虫农场”的育虫室内温度均控制在35摄氏度以下,湿度保持在60%左右。而张志剑并不满足于当前垃圾消纳转化量。通过科研团队的研发,新一轮的高产技术模式已正式运用,实现从原来的一吨垃圾产生约100公斤的虫体饲料和虫粪有机肥,变为一吨垃圾最高可生约200公斤的虫体饲料和虫粪有机肥。

也就是说,“昆虫农场”面积3300平方米,设计产能为每天消纳餐厨垃圾15吨。如果这些产能全部运用起来的话,“昆虫农场”一天就能产生约3吨的虫体饲料和虫粪有机肥。

相关统计数据显示,国人人均每天产生餐厨垃圾约0.15公斤。以杭州800万人口为单位换算下来,每天就有1200吨餐厨垃圾。而余杭崇贤街道凭借着黑水虻这件“大杀器”就地消纳餐厨垃圾,辅以分类垃圾转化体系,不但降低了垃圾总量,有效破解了垃圾“围城”的局面,垃圾还变废为宝转化为当地绿色循环经济新的突破口。

知识链接:


黑水虻:又叫亮斑扁角水虻。腐生性水虻科昆虫,能够取食禽畜粪便和生活垃圾,生产高价值的动物蛋白饲料,因其繁殖迅速,食性广泛、吸收转化率高,容易管理、饲养成本低等特点,从而进行资源化利用。黑水虻原产于美洲,目前为全世界广泛分布。近些年传入我国,目前广布在广西、广东、上海、云南、湖南、湖北等地。


往期回顾

新平台、新切入 余杭“文创”持续走在产业前沿

报告:他们俩好上了!还是“创新余杭”做的媒!

水稻之父袁隆平做技术顾问,余杭水稻田为啥面子嘎大?

揭秘:余杭一家中小加工制造企业的“生存之道”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